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培訓
課程背景:
依法治國是中國*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依法治企、合規管理是國有企業治企之道、強企之基、興企之本、健企之策,是國有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長青不敗的基礎。國有企業不斷轉變自身的經營模式,從傳統依靠政策經營轉變成為依法合規經營。經營模式的轉變,導致國有企業面臨更多的法律風險。國有企業要善于識別法律合規風險、規避法律合規風險、控制和化解法律合規風險。加強法律合規風險管理,是國有企業管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法律合規風險防范在加強國有企業風險管理中又具有重要的地位。
課程對象:
國有企業高層、中層管理者;各級儲備干部
課程大綱:
一、依法治企、合規管理是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保證
(一)健章立制,強化管理,完善法律合規防護體系
(二)國有企業法律合規風險分析與評估
(三)國有企業如何完善的企業依法合規的立法程序
(四)建立國有企業相應的監督制約機制的重要性
二、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企、合規管理,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
(一)國有企業法律合規風險分析與評估
(二)國有企業法律合規風險分析流程
(三)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識別與防范
1、國有企業在經營合同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2、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3、國有企業在涉及承包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4、國有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5、國有企業在招投標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6、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人員職務犯罪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7、國有企業在稅收征管管理中的法律合規風險防范
三、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法律合規管理體系
(一)把依法治企合規管理與國有企業制度相結合,規范國有企業各種經營行為
1、要進一步解決思想認識層面的問題。要加大宣傳力度,從過去人治的觀念向法治的觀念要有一個根本的轉變;
2、國有企業內部“法”需要進一步健全與完善
3、嚴格制定,人性執行
(二)把依法治企合規管理與員工利益相結合,促使國有企業向著法治化方向發展
(三)把依法治企合規管理與國有企業文化相結合,增強國有企業凝聚力四、踐行國企擔當,履行社會責任
(一)確保企業溫度能控、可控,建立國有企業溫度控制的生態系統
(二)覆蓋和彈性關愛范圍廣泛為,完善并實施企業員工關愛體系
(三)實現實用實效、優化提升雙贏的目標
(四)建立科學的人文關愛項目效果評價機制
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培訓
為什么要學習本課程:
高級管理人員在公司經營與商務活動中,都會面臨洽談和簽訂合同,企業的效益也正是通過一份份經營合同的有效履行所取得的,所以高級管理人員學習合同法基本知識、熟練掌握洽談、簽訂合同的技巧就顯得非常重要。
企業的財務、行管人員對合同的各環節也負有監管、協助實施的義務。所以這些崗位的工作人員也應具備相對應的合同法知識。
企業老板(投資者、經營管理者)雖然大多不在合同洽談、簽訂、履行的一線,但重要的合同往往需要他們拍板決定,如果違背了合同法律原則以及因疏忽簽訂了無效或不利的合同,都會使企業蒙受損失。而且公司規模越大造成的損失也可能越大,因此作為決策者,合同法知識也不可或缺。
課程收獲與主要內容:
1.簽訂合同只是一個簽字的動作嗎?
本課程將從訂立合同的準備工作到磋商、審查簽訂、執行、糾紛解決、商務總結全過程為企業指點迷津,不要求學員自身具備法律基礎;
1.源源不斷的商務糾紛,究竟敗在哪個環節?
為企業合同接觸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從各個環節把關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和維權便利性,便于企業在出現問題后迅速找到出錯的環節,從源頭上減少商務糾紛,;
1.風險僅需防范遠遠不夠,懂得如何補救與維權,做到有驚無險。
課程內容不僅包括合同簽訂執行的風險防范,更為企業在事后的法律補救措施與維權方式,本課程將指導學員學會初步判斷不同合同的錯漏應采取何種救濟,并展開精細化指導。
課程對象:
CEO、總經理、副總經理、部門總監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
課程大綱:
1.國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掌握法律知識的概要
2.企業領導人在法律上必然承擔風險嗎?
3.本人簽字的法律意義:內部文件與對外合同
4.企業印章的管理與使用:合同章、財務章與公司章的區別
5.合同條款繁瑣緊湊,該如何重點尋閱核心條款?
6.合理使用格式條款,降低管理風險
7.了然于心:合同成立的基本知識
8.合同成立必備環節:要約與承諾的法律特征
案例:超市采購毛巾的疑惑
1.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別
案例:最高院: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要旨10條
1.要約與承諾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撤銷?
案例:食品公司向三家水泥廠分別發函的案例
1.要約與承諾在什么情況下不可以撤銷?
案例:懸賞廣告不容反悔
1.絲絲入扣:注意簽訂合同的程序性細節
2.合同簽訂前的調查
1)對對方身份和資格的調查。
1.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
2.對方當事人締約能力風險調查
風險一:合同效力待定的風險
風險二:合同欺詐的風險
風險三:簽約能力禁止的風險
2)調查對方有無簽約資格
1.審查合同雙方名稱及法定代表人
2.對方當事人履約能力風險
3)重大的合同要做盡職調查,重點在調查對方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
1.調查的途徑
2.合同審核關鍵點
3.爭取合同的起草權
4.核對對方提交的資格證明與企業自己調查情況是否一致
5.審查合同名稱與合同內容是否一致
6.對合同條款的審查
1)合同標的物必須明確
2)規格條款
3)質量標準條款
4)包裝條款
5)交付方式條款(送貨條款)
6)付款條款
7)權利、義務條款
1.審查合同生效條件
8)所有權保留條款
1.違約責任條款
2.審查違約責任條款
3.保證條款的審查
4.爭議解決條款
5.簽訂合同時的應注意的其他事項
6.供貨是由對方業務人員簽字,從未加蓋任何印章
7.騎縫章的意義,既防對方(篡改),也防內部
8. 合同談判與合同簽訂
9.銷售合同中雙方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10.針對性地準備合同文本----不同特點的客戶和銷售模式意味著不同的條款
11.談判重點 對合同談判人員的確認
12.從合同成立到合同生效
13.合同簽訂時間的確定及合同簽訂地點的選擇
14.合同的簽訂時間如何確定?
15.合同簽訂地點對合同的執行到底有什么影響?
16.合同簽訂后的履行、監督和管理
17.要妥善保管好合同的原件,注意保密合同的具體內容。
18.應充分注意合同的法定期限和約定期限。
19.合同履行過程中注意抗辯權的行使
20.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證據的保全
1)接收支票時應注意的事項:對支票的審查
2)出具或接收收據或發票時的注意事項
1.對合同管理有效評價及作用
2.如何建立企業合同管理制度
3.合同分類專項管理制度
4.合同授權委托制度
5.合同的審查與歸檔制度
6.建立《合同關鍵信息提取表》
7.異樣條款的特殊備注
8.《合同履行進度監控表》
9.合同管理的作用:
10.對內考核下屬公司、部門、員工的依據
11.對外篩評優質合作商、客戶
12.對下一周期的戰略合作部署及合同修改做出客觀貢獻
13.高瞻遠矚:合同的違約責任
14.與合同有關的責任
15.締約過失責任
16.違約責任
17.免責條款
18.承擔違約責任的主要方式
19.嚴格責任原則的理解
20.未雨綢繆:合同的無效與可撤銷
21.無效合同的法律特征
22.無效合同的情形有5種
23.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以委托貸款書為無效
24.與可撤銷合同的法律特征
25.可撤銷的合同的情形有3種
案例:簽訂的協議對結算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要求撤銷
1.怎樣識別和防范合同中的霸王條款?
案例:“本公司有最終解釋權”想表達什么
1.步步為營:合同簽訂與“二般”條款
2. 合同怎樣約定才能使款到公司賬戶上沒有風險?
案例:預付貨款可能出現錢貨兩空
1.先開發票、后付款的法律風險及防范
案例:兩審終審制下的“四審敗訴”
1.“先開發票后付款”存在法律風險
2.“先開發票后付款”的風險規避
3.防微杜漸:合同糾紛與責任
4.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和方式
5.訴訟前應做哪些準備?
6.律師怎樣才能在訴訟中發揮出*的法律服務作用?
7.怎樣行使合同的不安抗辯權?
8.怎樣行使合同的撤銷權?
9.怎樣行使合同的代位權?
10.法律時效
11.基本的民事訴訟時效原則
12.學會幾種特殊的法律時效
13.什么是訴訟時效的中斷?
案例:錯列被告起訴能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1.保護訴訟時效的技巧
案例:債權催收公告能否中斷訴訟時效
1.保證與抵押區別及其時效
2.一般保證責任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3. 連帶保證責任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案例:連帶責任保證有何特點和法律規定
1.保證的法律時效
案例: 擔保責任有期限
1.抵押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案例:抵押的特征及種類
1.幾種常見抵押合同的生效條件
案例:擔保合同的生效有多少種形式
1.證據的收集及保存
2.法院是講理的地方嗎?
3.證據的種類
案例:訴訟證據
1.收據和保存證據的意義和技巧
2.怎樣防范對方不正當的取證?
3.訴訟中證據使用的技巧
4.什么樣的錄音、視頻證據才有效?